人杰地灵的秭归,历史上出现过全国闻名的诗人与美女,也曾有无数闪耀着古人智慧的精美建筑。
“秭归胜迹溯源长”。秭归不仅山川雄伟,风景如画,古老的建筑,与历史一样源远流长。岁月的尘土,悄然掩隐了楚王的亭榭台阁;战火的烽烟,无情毁圮了坚固的高楼城郭。位于鲢鱼山的楚国始都丹阳城,带着无数秘密,永远地沉睡在江底。位于楚台山下锁龙坪的楚王城、楚王台、楚王井,带着楚君的足迹,化作美好的传说。位于茅坪古太清镇的吴国建平城,无边的荒草,控告着晋国水师怎样使繁华的建平郡城毁人亡!位于窑湾溪东门头的南宋古城(人们后来称为“宋城”),残破的城垣,诉说着洪武年间那场连天战火是何等的惨烈!!还有,数不尽历朝历代荒野乡村的古坛、古寺、古庙、古亭、古桥、古塔、古楼、古井……
同治五年(1866年)《归州志》中记载,已经毁废的古建筑有:归州古城内的朝天寺、城东五里的清醒楼、城东八里的清风阁、沙镇溪的广志寺。还有许多古建筑仅存旧址:铜佛寺、万寿寺、三教寺、和睦寺、法华寺、云台观、龙潭观、白洋观、圣天观、回龙观。
尽管如此,志书记载仍留存下来的寺观宫庙与楼阁桥梁还有:灵泉寺、报恩寺、大慈寺、天庆观、流来观、玉虚观、朝来观、三朝观、奕武宫、万寿宫、明月宫、百福庙、明妃庙、三公庙、江渎庙、老官庙、屈左徒庙、女媭庙(后重建名屈幺姑祠)、向王庙、镇江庙、双祠庙、水府庙、镇江庙、望江楼、清醒楼、观音阁、清风阁、文昌阁、万寿桥、通济桥、凤凰桥、张公桥、三峡桥、王家桥、花桥、观音桥、五象桥、高桥洲、苏溪桥、万寿桥、三善桥、陕西营大桥等。
撰写志书的余思训、陈凤鸣(同治五年《归州志》编修者),不知是否走遍乡野进行踏勘?其实,民间的古建筑何止志书中记载的那些?!由于年久失修,不少建筑坍塌,使得古建筑越来越少。到清朝末年,秭归留存的古建筑(包括同治、光绪年间新建筑)还有:
归州古城的鼓楼、文庙、文武庙、城隍庙、奕武宫(真武宫)、文昌宫(文昌阁)、观音阁(大慈寺),张公桥、万寿桥、三峡桥、通济桥、屈原牌坊、屈沱的屈原祠、望江的黄魔神庙(老官庙);
水田坝的王家桥、凉风垭的独醒寺、桑坪的三朝观;
香溪的向王庙、玉虚观、镇江庙(水府庙)、王氏宗祠;
郭家坝的观音阁、鸡米寺、东门头五象溪桥、旧洲河苏溪桥;
三闾香炉坪的屈原庙、照面井、女媭庙(屈幺姑祠)、五指山的万寿宫、明月宫;
新滩北岸的双龙寺、文昌阁(奎星楼)、白骨塔、观音庙、镇江龙王庙(水府庙)、杜氏宗祠、千善桥;
新滩南岸的江渎庙、归仁寺、小青滩屈原祠、郑氏祠堂、屈子桥、惠济桥、江渎桥;
茅坪的文昌宫、文昌阁、杨泗庙、杨贵店的仙鹤观、河口的宝善塔(古桃源塔)、庙河的老关庙;
沙镇溪的流来观、回龙观、陕西营桥、联喜桥、小溪沟永安桥、太山庙;
两河的白鹰观、高桥、太坪的文笔塔(一支笔);
磨坪的飞龙观、灵官殿;
泄滩的赤龙庙、镇江王爷庙、玉皇阁、龙会观(铁瓦寺)、文笔塔、王氏宗祠、八斗溪风雨桥、蟒蛇寨西的鸳鸯桥、牛口归巴交界的寅宾桥;
芝兰聚鱼坊的花桥、桥儿沟永安桥、九畹溪的观音桥;
杨林的杨林桥;
秭归各地另有大量的明朝及前清民居……
进入二十世纪上半叶,战乱连连,大批古建筑毁损严重。刚解放时,由于破除迷信,宗祠与寺庙不再受到保护。特别是1958年大炼钢铁,大量寺庙幸存无几。1991年5月版《秭归县志》记载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,全县的寺、庙、塔、碑等建筑物尚存30多处。1958年大炼钢铁,几乎拆毁殆尽,现尚存5处。”秭归的古桥,虽然未随政治运动而遭受灭顶之灾,却因长年的风吹雨打而逐渐自然蚀毁。1993年版《秭归县交通志》载“明、清时期,归州境内步道桥梁各地皆有。长则数十米,短则数米。造型多为‘美人尖’桃形拱桥和石台木桥。官修少,民修多。随着岁月的流逝,许多桥梁早已倾圮毁坏,有的被洪水冲走。1990年,秭归境内尚留有明、清以来的石桥28座。”
古建筑获得新生,是文化大革命后。上世纪八十年代,许多还没完全拆毁的古建筑得到修缮,秭归各地还涌现出许多仿古建筑。到二十世纪末,由于三峡工程库区蓄水,大量水位线下的古建筑被淹没。在政府相关部门极力抢救下,成功将部分古建筑移建到了茅坪凤凰山、屈原镇。
这里,仅对秭归部分古建筑作一介绍。
归州古城
归州古城,位于长江北岸秭归县卧牛山下,现存城墙为嘉庆九年(1801年)修筑。
归州古城始建于三国章武元年(221年)蜀国刘备伐吴时,亦称为刘备城。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,秭归县城多次迁徙。直到明嘉靖四十年从长江南岸楚王城(长宁千户所)重新迁回江北刘备城。那一年,因原在江南的楚王城“久雨基地陷裂,城仓倾圮”,时任知州的郑乔上报朝廷,迁回江北。修复江北旧城时,县城中心向原刘备城西南偏移,即归州古城所在地。
明嘉靖四十年(1561年),知州郑乔历经三年,筑归州土城,围400丈,立五门:东(迎和)门、南(景贤)门、西(瞻夔)门、北(拱极)门、鼎新(景新)门。
隆庆元年(1567年),知州王良改土城为砖城,广450丈。
嘉庆六年(1801年),知州甘立朝向朝廷申请府库拨款重修古城。历时三年,于嘉庆九年完成浩大的工程,将归州砖城改为石城。城墙进一步扩大,围542.7丈,高1.9丈。归州城的轮廓是由4米多宽的城墙蜿延伸展围成,形似葫芦,故而也称归州古城为“葫芦城”。修筑归州城墙的石头全是大青石,每块约1米长、半米高(宽)。大青石一块接一块错落而砌,十分美观坚固。因城墙全是大青石砌筑,因此也得名“石头城”。
从嘉庆九年开始,水灾兵燹加上年久失修,古城毁损严重,北门、西门、鼎心门已无踪迹,仅留下南门(景贤门)与东门(迎和门)。迎和门,城门洞为拱券结构,条砖发券,三券三伏。金刚墙为砂岩石砌筑,券砖纵列砌置,城门的木板门已毁,门楼也不复存在,城垛为今人所改。门外的匾额上阴刻“迎和门”三字。城门洞宽3.1米、深6.4米,城砖42厘米×13厘米×10厘米。景贤门与迎和门差不多,只是城台上还保留有菱角牙子。此外,城门洞宽3.58米、深9米,城砖37厘米×17厘米×8厘米。城砖上有“嘉庆九年”及“归州”字样。
归州古城是国家重要文物古迹。由于古城在三峡大坝库区水位线下,秭归政府在大坝蓄水前,将景贤门、迎和门迁到茅坪凤凰山复建。
1909年的归州古城
归州古城
归州古城老城墙
归州古城东门
归州古城南门(何怀强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