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中国传统文化,传播时尚中国元素,呈现国风精髓精华,汇聚古风图片素材大全

[设为首页] [加入收藏] [手机站] [古建筑图片大全]

当前位置 首页建筑古建筑

梦回三峡,秭归古建筑(6)

时间:2019-07-14    来源:古风家    编辑:小沐    阅读:次    手机浏览

梦回三峡,秭归古建筑

秭归新滩蒲兰田碑基座

张公桥

张公桥,明朝万历三十五年(1607年)由知州张尚儒建于秭归县归州古城迎和门外小溪上。

张公桥为石砌形斜交桥,高近6米,宽约5米,长5米,净跨4米。由于桥下清溪淙淙,古人常来洗马,此桥又名洗马桥。张公桥坚固耐用,数百年山水不毁,是秭归县现存最早的古桥。桥的西边有郭沫若手书“屈原故里”的牌坊,牌坊南侧有“楚大夫屈原故里”与“汉昭君王嫱故里”两块石碑。

梦回三峡,秭归古建筑

归州城东张公桥与屈原故里牌坊

桥儿沟永安桥

桥儿沟永安桥,民国初建筑,位于秭归县聚鱼坊南端土地垭的桥儿沟上。

由于桥儿沟乃江南通往长阳、宜昌的必经之路,故而在明、清时期曾架有木桥通行,只是难以固久。民国2年(1913年),乡绅蔡礼三、郑建安为首,发动乡民集资10万多串,请石匠望宏闰领工修建此石桥。石桥建成,长15米,宽3米,取名“永安”。永安桥设计精巧,跨度达8米,距水面高23米。在秭归古桥中,高度堪称第一。

梦回三峡,秭归古建筑

桥儿沟永安石桥

小溪沟永安桥

小溪沟永安桥,清末建筑,位于秭归县沙镇溪清干河上小溪沟村。

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年),沙镇溪首富李大顺、李大安兄弟2人发起造福乡梓的建桥倡议,在小溪河上建桥。由乡民捐资,第二年(1904年)十月,在小溪河上建起了一座石墩木桥梁,命名“永安桥”。

永安桥东西向横跨小溪河,用青石砌筑,长6米,宽2米,高10米。桥梁用7根粗油杉木搭成,桥面用6.6厘米厚的松木板铺设,两侧有护栏,且各有4根望柱。桥上建有亭,亭内摆板凳两条,供行人小憩。1939年之前,仿古重修三次。1989年,政府拨款将石墩木梁桥改建为永久性单孔石拱桥。古桥虽不在,仍留有三块不朽的石碑刻,记下了永安桥始建、重修原因和历次捐募记录。

屈子桥

屈子桥,民国初修建,位于秭归县新滩南岸小青滩的小溪上。

屈子桥沿江而修,方便人行,由当地郑姓宗族于民国六年(1917年)集资修建。为纪念秭归诗人屈原,此桥命名为屈子桥。屈子桥为精工条石砌筑拱桥,桥长11米,高6米,宽3米,净跨5米。桥面为规格不一的条石横铺,两侧设有地栿,上设栏杆望柱,惜全部毁坏,仅存两头的望柱。拱券为单孔半圆拱券,券面为一券一伏,券面石宽窄不一,但砌法规整。桥身条条石砌筑。在桥面上嵌有石匾,上镌“屈子桥”三字。北刻“民国六年冬月建”,南刻“陈宦题”。此桥系秭归第一座以屈原命名的石桥。

梦回三峡,秭归古建筑

屈子桥(魏启扬摄)

联喜桥

联喜桥,民国初修建,位于秭归县沙镇溪镇水磨溪上。

联喜桥,为秭归与巴东两县的江南通道,民国时期由乡民王克汉独资捐建。联喜桥长22米,高17米,宽约4米,净跨5米。此桥地势险峻,修筑极难。解放后,联喜桥改建成比较坚固的石桥。

三善桥

三善桥,建于咸丰八年(1858年),位于归巴古驿道上。此驿道由归州城向西,沿长江经何家湾、泄滩、石门、牛口至巴东县城。《归州志》上有记载:“三善桥,州西八里,咸丰八年建。”关于此桥名称,至少有三种说法:第一,官家修建,由于沿路已建有一善桥、二善桥,按序,此桥为三善桥;第二,由于是三位商家捐建,故取名三善桥;第三,此桥为民间集资捐建。当时封建道德标准有“三善”:亲亲、尊君、长长,读书人取此名为赞颂三善,此桥故名三善桥。

梦回三峡,秭归古建筑

三善桥(魏启扬摄)

千善桥

千善桥,位于秭归县新滩古镇寺大岭东边龙马溪上。此桥连接的过溪小路,原是长江北岸的古驿道,沿江通往下游宜昌。

千善桥为风雨桥(廊桥),桥身为花岗岩石砌筑,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(1901年)。千善桥的桥面长约7米,宽约3米,高5米多。桥正面拱券上嵌有一石匾,长1.2 米,高0.5米,横书“千善桥”三字,竖书“清光绪二十七年春月立”。由于时间久远,桥廊与桥屋早已不见,但桥上石坐凳一直保存下来。

千善桥属于秭归文物价值较高的廊桥。

梦回三峡,秭归古建筑

千善桥

古建筑图片

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