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入得门来,一步易景,一景一会。真正豁然开朗的是,一座枯山水庭院呈现在眼前。
老老夏痴迷的一面出现了。他固执地认为中国意境最美是北宋借鉴郭熙《林泉高致》中提及的“山有三远”,他开始构筑慢点的中庭:
▼
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,
▼
自低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,
▼
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,
静寂时,白石惊涛过,无峰苍翠亦宜人;惊鸿时,偷得浮生半日痴,低首叹乱红,抬头,见佳人。
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,老老夏从南京海运来60多吨的黑白小石子,装满了2货柜半,以枯山水造景古法,注佛经释,营造了“一枯一荣”两种美学意境,把中庭一分为二,让人不由得生出“枯荣之间,人生慢点”之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