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曾经做过十多年的国际时装品牌的经营,前期我会以国际买手的角度去民间寻找手艺人和艺术家的作品,再把这些东西映射到时装设计之中。
家居消费品很快就像服装一样,成为个性化、时尚化的消费品。而它们不再只是低价驱动,不再只是工具。器物需要美感,需要设计、需要品质,东方的工艺和审美是我们需要在生活中延续。
把传统的审美、工艺融入到日常生活器物中
而我想做的事情,就是提炼传统手工艺的元素结合到工业生产供应链,扩大手艺人群体的参与度。
传统手工艺就不再是奢侈品,更不能是只在博物馆看到的展览品。
刚刚开始的时候,我们都是做的高端的手艺作品销售,服务的都是金字塔顶尖的高端消费者。
2015年,一位艺术家开导我,“竭泽而渔,吸纳草木的力量、谋求苍生福祉”。
他让我寻找自己的根基,以海派文化为精华,以江南人文为基础,结合工业设计和传统手工艺,开始关注大众消费品,开始思考如何真正的传承传统手工艺。
就像我们后来的作品——“品功夫”,它其实就是普通人生活中可能会用到的一个日常的工具,它不需要多么的高大上,但却足够接近生活。
纯粹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,那年年初,在日本一个商场里接触到了一个陶艺作品系列,让我深深迷恋。
它的造型和釉色,仿佛有日本的禅韵,又绝对不适合日本人使用;仿佛有台湾茶人的器赏又绝对没有台湾的粗犷之风。
经过一番周折,找到了这位作者,一位刚刚从中国福建而来的的陶艺师新锐,一个不屑家族经营庞大的陶瓷生产企业而远渡日本学艺三年的青年。
把传统手艺人“特立独行”的作品移植到商场的做法在国外很常见
受这件事的启发,我忽然想到之前日韩国时装品牌集团的工作机会,经常流连忘返于这些国家顶级百货的lifestyle楼层。
商场里有陶瓷、木制、金工等等很多作品,甚至还能观赏到现场手艺人的创作过程,但是从没想过为何中国一线百货没有?
那一年8月,正式辞去了9年的职场生涯,开始梦寐已久的所谓自由身,主要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去经营1家开了2年的公司。并且有精力去筹备“浦poa”品牌的品牌陶艺手工艺买手集合店。因为当初,在上海的最顶级商场是不可能看到来自中国民间的、传统的、艺人的作品。
2年前,我们做了第一次尝试,在黄浦区的新里,我们做了一个茶香空间。它紧邻这李宗盛的咖啡馆“有练”,空间面积不大,大概只有50㎡,有一个可以同时坐下6人的茶席。
但它又不仅仅只是一个茶空间,这里集合了日韩、中国台湾、大陆……知名手工艺人和新锐设计师的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