拴马桩的由来
一根栓马的桩子,却大有来头。
拴马桩,顾名思义,就是栓马的桩子!然而这拴马的桩子可是大有来头,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探寻一下拴马桩的前生今世!
拴马桩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一个小小的标志。早期农耕文化里是没有拴马桩的使用的,最早的有记载的拴马桩是蒙古呼伦湖畔一根不规则的长方形石柱,据说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拴马桩。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以及元之后明清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大量融合,马开始成为驮运物品、作战及代步的主要交通工具。加之蒙古族、满族等北方游牧民族有骑马狩猎的习俗,所以马匹的大量存在是拴马桩产生的直接原因。
农耕文化里栓马所使用的铁环、石雕绳器
农户门前的拴马桩
传统的拴马桩一般高为2-3米,宽厚相当约20-30厘米不等。通常立于大门两侧,殷实的农户人家会在拴马桩上雕刻精美的图像,取其中的吉祥寓意镇宅辟邪,被称为庄户人的华表。
说起拴马桩的雕刻,大有讲究。有精美雕刻图样的拴马桩被称为望柱,取门庭兴旺之意。拴马桩顶端,石雕底座往往是圆形的,与方形柱身相呼应,取天圆地方之意。传统式样的雕刻包括狮子寓意事事如意、人形寓意高人一等、猴子寓意马上封侯,寓意明确。